电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,具体步骤如下:
准备阶段
组建团队:成立包含业务分析师、项目经理、开发人员、测试人员以及电商业务专家等成员的需求分析团队。
收集资料:收集与电商业务相关的资料,如业务流程文档、竞争对手的电商平台信息、行业标准和规范等,为后续分析提供参考。
需求获取阶段
与涉众沟通:通过面谈、问卷调查、研讨会等方式,与电商系统的各类涉众,包括管理人员、销售人员、采购人员、客户等进行沟通,了解他们对系统的期望和需求。例如,向管理人员了解对系统整体功能和业务流程的规划;向客户询问在购物过程中希望系统具备的功能和体验。
观察业务流程:实地观察电商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,包括商品上架、订单处理、物流配送、售后服务等环节,记录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、数据流向和相关业务规则。
分析现有系统:如果企业已有电商系统或相关业务系统,对其进行分析,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,以及可借鉴的功能和流程,为新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提供参考。
需求整理阶段
分类整理:将获取到的需求按照不同的功能模块或业务流程进行分类,如分为商品管理、订单管理、用户管理、支付管理等模块。例如,将与商品信息录入、修改、删除等相关的需求归为商品管理模块。
编写需求文档:使用规范的需求文档模板,对每个分类后的需求进行详细描述。内容包括需求的功能描述、业务规则、数据要求、用户界面要求、性能要求等。例如,在订单管理模块的需求文档中,详细描述订单的创建、提交、审核、取消等操作的具体流程和规则。
需求分析与建模阶段
业务流程建模:采用业务流程建模符号(BPMN)等工具,绘制电商系统的业务流程图,清晰展示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和流转过程。例如,绘制从用户浏览商品、添加购物车、下单、支付到订单发货、收货的完整业务流程图。
数据建模:分析系统中涉及的数据对象,如商品数据、用户数据、订单数据等,建立数据模型,包括数据库表结构、字段定义、数据关系等。可以使用实体 - 关系图(ER 图)来直观地表示数据模型。
功能模块划分:根据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,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,并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方式。例如,将商品管理、订单管理、用户管理等确定为独立的功能模块,明确它们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。
需求验证阶段
内部评审:组织需求分析团队、开发团队、测试团队等内部人员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,检查需求的完整性、一致性、可行性等,确保团队成员对需求的理解一致。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疑问进行讨论和修改。
客户确认:将需求文档提交给客户或涉众代表,由他们对需求进行确认,确保需求符合业务实际和他们的期望。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记录并进行相应的修改。
原型验证:根据需求文档开发系统原型,包括界面原型和功能原型,让客户和涉众能够直观地感受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,进一步验证需求的准确性和合理性。通过原型验证,可以发现一些在需求文档中未被发现的问题和需求变更,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。
需求管理阶段
建立需求变更管理流程:制定需求变更管理流程,明确需求变更的申请、评估、审批、实施等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流程。当出现需求变更时,按照流程进行处理,确保变更对项目的影响最小化。
维护需求文档:随着项目的进展和需求的变更,及时更新需求文档,确保需求文档始终反映系统的最新需求和功能特性。同时,对需求文档的版本进行管理,记录每次变更的内容、时间、原因等信息。
跟踪需求实现情况:在开发过程中,建立需求跟踪矩阵,将需求与设计、开发、测试等阶段的工作进行关联,跟踪需求的实现情况,确保每个需求都得到了正确的实现和测试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全面、深入地进行电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,为电商系统的定制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